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黄冈市人民政府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县市动态>> 红安县
红安:监督保障“小红薯”变身“金疙瘩”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来源:红安县纪委监委  作者:肖先春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夏至前后,正是移栽红薯苗的黄金时节。近日,走进红安县永佳河镇叶河村沈家塝大畈红苕基地,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趁着微雨天气进行红苕苗移栽……大家或是运送苕苗,或是精心栽种,或是修补苕埂,忙碌的身影与机器的轰鸣声绘就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耕种画卷。

“我们抢抓时机,组织机械、人力对全村的红苕基地进行翻耕、起垄,确保在阴雨天气尽快完成红苕栽种。目前,全村已种植红苕260亩。”叶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定喜高兴地向前来回访的红安县纪委监委干部介绍道。

2024年2月,县纪委监委干部在叶河村开展调研,期间发现叶河村作为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带,种植红薯历史悠久,为全村近千名群众带来了收益。但由于分散种植,深加工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一直阻碍着红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走访中,李定喜就向县纪检监察干部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村里土质适宜种植红薯,家家户户每年都种有红薯,但一直担忧销路,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

村民通过种植红薯增加收入固然让人欣喜,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却让纪检干部很揪心,如何助力红薯产业走得更稳、更远?纪检干部决定与永佳河镇党委同题共答,深入分析研判,共谋发展思路。

“红薯不易存留,运输过程也可能会存在产品变质变味的情况。”

“红薯是平价产品,如果将红薯进行深加工,既可以延长产业链,还能让红薯创造更多的价值……”

群众有呼声,监督有回应。结合调研情况,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镇党委召开产业发展分析会,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和村书记就产业赋能助推共同富裕进行交流探讨,并梳理永佳河镇产业发展项目监督清单,照单跟进监督。

在强有力监督下,永佳河镇将红苕及其深加工作为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与省市农科院合作,选育高产高抗口感好的脱毒紫檀红等甘薯品种。同时,全县40余家红苕粗加工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研究开发“红福”系列旅游食品、“苕大哥”粉丝、“嗨吃家”酸辣粉、“半山鹿”红苕酒等92种红苕系列产品,并且多种新产品已走进商超、餐饮、直播间等各个领域,成为千家万户知晓且信赖的特色产品,“红安苕”品牌也日益响亮。

“农产品有销路,有特色,很暖心!今年采用分块连片的方式,优先选择水源充足的沙质土壤进行栽种,规模更大了……”不久前,叶河村正扛着锄头在红苕地移栽的李大伯,拉着下村走访的镇纪检监察干部欣喜地说。

在发展红苕产业的同时,叶河村还大力发展绿茶、油茶、黄桃、草莓等特色农产业,组织机械对村部周边土地进行升级改造,新增草莓园、黄桃园等经济片区,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800亩以上,带动周边村民务工200余人,为群众平均增收1000余元。

“红苕种植有奔头,农民增收尝甜头。小小的农产品,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期盼。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紧盯乡村振兴惠农政策落实,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监督,助力苕茶产业成就甜蜜事业,,让老区人民群众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