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的,我认得你,你姓什么来着?”11月10日,一位老人家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接访大厅。
“我姓王啊,您看您,又忘记了吧。”来访的老人家是一位“五保”,已经70多岁了,自我到英山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以来,已来过不下30次了,每次来都会问我姓什么,但每次又都忘记了。
“我知道你姓王。”老人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同志的,我之前听说‘五保金’又涨了,今天特意去银行查了一下,真涨了,我专门来跟你说一声。党的政策真是好啊,这么照顾我们这些没得用的孤人。”说完,他又像往常一样,起身就出了接访大厅,去路边乘公交车了。他依然是倔强的不要我跟着,我只好远远的看着他安全的上了公交车,才放心的返回接访大厅。
老人家经常像这样到接访大厅坐坐,但并不是来举报的,只是来找人聊聊天,拉拉家常。
记得今年上半年的一天下午,我刚到单位就看见老人家在接访大厅门口坐着,他见到我只说了一句话,“我昨天晚上梦见你了,今天我到中医院去开点药,顺便过来看你一眼,好了,我回去了。”说完,还没等我答话,他就起身去路边乘公交车回去了,他总是这样匆匆地来、匆匆地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到纪委监委来访的群众中只有少数是来举报的,大部分都是反映业务外的事项,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向群众宣传党纪法规,解释政策、疏导思想,与群众聊聊天、拉家常,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不是冰冷生硬的,信访室也不是单纯的举报信“收发室”,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的印象。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我们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把群众的利益扛在肩上,以自己的“真心”换群众的“交心”,与群众建立起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我们真心当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知心人”。